我省通報全省建筑市場秩序專項監督檢查情況
為進一步整頓建筑市場秩序,規范管理建筑市場,自2021年10月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分批組織開展了全省建筑市場專項監督檢查,并于近日通報監督檢查結果。
據悉,此次監督執法檢查的重點是在冀建筑業企業及各方參建主體的市場行為,主要包括招標投標不規范行為,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行為,未取得施工許可擅自施工行為,標后不履約行為,計價活動不規范行為。同時,對各地建設主管部門開展建筑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建筑市場問題項目排查、排查中發現的問題臺賬及整改等情況進行了督導。
總體看,各地建設主管部門履行建筑市場監管責任基本到位;大部分被檢項目的建設單位能夠執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和工程發包相關管理規定,施工單位市場行為符合建筑市場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在資質許可范圍內開展施工活動,依法進行工程分包并加強項目管理人員和現場作業人員管理。
檢查結束后,檢查組向受檢項目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反饋了檢查結果,指出各建設項目存在問題,要求各地、各單位及時進行整改,同時責成當地建設主管部門進行跟蹤落實,限期反饋整改情況;對檢查中發現涉嫌存在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行為的,責成當地建設主管部門立案調查并依法處理。檢查中共下發建筑市場監督檢查執法建議書29份,建筑市場監督整改督辦單66份。
檢查發現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
一是建設主管部門責任壓實不到位。各市對各縣(市、區)層級指導監督不夠,責任壓力傳導不到位,組織開展檢查的頻次和抽查項目的比例不高,一些縣(市、區)主管部門對屬地項目和承建企業的管理失之于寬,日常監督檢查較少,查處力度偏軟,問題查找不深入。
二是建筑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依然存在。少數建設單位存在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開工行為;建設單位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部分建設單位存在違法發包行為;施工單位市場行為不規范,個別施工總承包單位將工程分包給無相應資質的企業,甚至將施工業務直接發包給個人;部分項目的施工單位存在項目經理及主要管理人員未到崗履職,未及時辦理人員變更手續等問題;部分監理單位未能有效履行監理職責。
三是部分企業內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一些企業負責人不重視企業市場行為管理,內部管理流于形式,守法遵規意識不強,違法違規行為仍然存在。抽查的企業有22家企業主要負責人或進冀負責人未按要求參加工作會議;個別企業未要求開展自查,未按要求報送企業進冀信息,項目管理不到位。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求,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打擊建筑市場違法行為作為優化營商環境、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重要舉措,健全監管體制機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確保工作落到實處。要督促項目建設單位及相關市場主體嚴格履行基本建設手續,加強內部管控,嚴格項目管理。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于2022年上半年對相關市、縣管理部門及企業進行督導,強化對部門的層級壓力傳導,規范企業市場行為。
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創新監管手段,持續深入開展建筑市場巡查和執法,加大檢查頻次和執法力度,將存在問題的企業納入重點監管范圍,推動嚴厲打擊建筑市場違法行為制度化、常態化。同時,對此次執法檢查發現的問題和隱患進行認真總結,依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下發的《整改通知書》和《執法建議書》,抓好存在問題項目和企業的整改,鞏固檢查成果,確保整改實效。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回頭看”,對帶有共性的突出問題,進行覆蓋式自查整改,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形成對建筑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查處態勢,持續規范建筑工程承發包活動,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